保管员与秤
保管员与秤
黄赤成
保管员是担任保藏和管理物资工作的人员。主要负责仓库货物的保管,发放,整理以及各项账目和货物卡片。其工作内容有监督和检验货品数量、质量。仓库设备中秤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的秤有不同的使用场地。如果说到会计,让人想到算盘,那么,说到保管员,是不是会让人想到秤呢?
石权是古代重要的衡器,还有一个寓意,就是“石(实)权在握,十全十美”。因此,古代很多官员,在家里或是桌案上会摆放一个石权。石权常悬挂于官仓的大梁之上,以作为镇仓之物,专门用来警示看守官仓的官员,不要以“权”谋私。
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经过潜心研制,在公元1004~1007年之间,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刘承��创制的戥秤,称量比一般杆秤精确,深受行市、商贾欢迎,成为此后称量金银、药物等贵重物品的专用工具而沿用了近千年。
以前的生产队里大都有大小两杆秤,大秤最多可称一百八十斤,小秤最多可称八十斤,哪家如要用秤,必须找队里保管开借。“得罪了队长干重活,得罪了会计笔尖戳,得罪了保管错秤砣,得罪了掏大粪的两勺作一勺,得罪了大队书记好事没我的”。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一个顺口溜。还有另一个版本:“惹下队长重活干,惹下会计秋后算,惹下保管秤上看,惹下出纳等兑现,惹下小小记工员,挣下工分不得见。”那时,生产队里分粮,使的是称二三百斤的大抬秤,保管一个人掌秤砣,手指头往那边稍一偏,十斤八斤就没了,这可是庄户人家两三天的口粮。
武林柱在《滕州日报》的文章《忆往昔:当“保管员”的记忆》中写道:保管员不仅管物,更重要的还要保管好粮食。说到管粮,连社员们分口粮,也得我这个保管员看秤星,这也是多年形成的规矩。老话说“得罪保管‘吃’秤砣”就是分东西有意克扣、缺斤少两。其实是个别人瞎琢磨,根本没有这回事。分粮食时好几个人参与,有装粮的、抬秤的、倒口袋的,还有等候领粮围观的,好多双眼睛盯着秤星,少给谁半两也不行。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后来兴用磅秤,还真差点让人“吃”了秤砣。
这年夏天,用新买来的磅秤分麦子,发现副队长王善法家60公斤的口袋,明显比另一户相同重量的袋子矮几��,一复磅,整整少了10公斤。究其原因,一时疏忽,计算时多加了一个10公斤的砣(实际是50公斤)。善法叔只是让我以后多留意,并没说什么。而我出了身冷汗,从那以后,类似的事再也没发生过。
微信上有墨梅淡痕的文章《秤》叙述了作者父亲(合作社的保管)与秤的感人故事。现录下一节:秤,是父亲手边的工具,更是父亲亲密的“战友”。没事的时候,父亲就爱擦洗那台磅秤。一盆清水,一条抹布,父亲蹲坐在仓库里,手抚磅秤,轻轻擦过来擦过去。他目光柔和而慈祥,仿佛擦洗的不是一台磅秤,而是他心爱的宠儿。在他的爱抚下,磅秤光鲜如新,每天都像刚出浴的婴儿,浑身上下,不沾染一丝尘灰。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