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动后思考 先行动后改变
先行动后思考 先行动后改变
党建锋
“亚里士多德发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会变成好人。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证实,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改变了他的想法,是因为他的行为先发生了改变。简单来说,改变是由外而内,而并非由内而外发生的。”美国管理学家、组织行为学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在《逆向管理 先行动后思考》一书中如是说。
正如社会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想法或情绪引发了行动,而是行动产生了想法和情绪,从而进一步启动了行动、情绪、想法的无限循环。在这个循环链条中,行动永远是引发改变的第一步,改变行动才会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情绪,进而改善我们的工作成效和人际关系,甚至改观我们的自我内在面貌。
改变行动,先从改变外在工作表现开始
在长年累月履职尽责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能有些疲于应付、甚至厌倦日常工作;我们渴望摆脱面对日常繁杂工作的倦怠感与消极懈怠情绪,渴望重新振作、抖擞精神,就像当初刚入职一样对工作充满新鲜感和激情干劲。
但不知为何每天早上一到岗,就控制不住地开始消极怠工。我们内心越懈怠,对工作越提不起劲头,而越提不起劲头干工作,内心则会愈加懈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员工面对此种情况,总会在内心安慰自己说,等我情绪状态调整好、干劲饱满后再努力工作、积极上进也不迟。殊不知这种想法只是痴人说梦、自我催眠而已。
社会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不是靠脑中的思想观念或情绪状态来认知自我,而是靠“自我信号”来认知和界定自我。自我信号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看待并评判别人行为的方式是一样的,即从行为中认清自己并推断自我。我们外在消极懈怠的行为不改变,内心消极懈怠情绪永远会纠缠我们,并会持续加重我们对自己消极懈怠的自我评价。
因此想要真正振作起来、抖擞精神干好工作,唯有强迫自己先改变外在行为,持之以恒以外在敬业贡献、责任担当的具体行动面对工作,不受内在消极情绪羁绊;慢慢的,我们就会充分体悟到每天认真工作的充实与快乐,同时基于努力工作产生的能力提升和成绩的点滴积累,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促使我们内心更加充满了工作激情和斗志,而原先纠缠我们的消极懈怠情绪早已不见踪影。
而要真正通过改变外在工作表现来改观我们的工作情绪与心理状态,则要求我们以时刻关注工作细节与工作环境动态变化的专念视角来审视日常工作,善于发现工作中需要改进的点点滴滴,进而主动作为,通过持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克服工作挑战、解决各种工作难题,从而扩展工作思路、扩大工作视野、锤炼工作素养,持续做出自身价值贡献等。
而如果我们还是抱着僵硬固化、一成不变的呆板视角看待日常工作,还是沿用陈旧老套、沿袭已久的工作方式方法面对工作,看不到日常工作环境及岗位内外部动态变化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那么我们只能继续沉沦于工作动力缺乏、工作兴趣丧失、内心消极懈怠的心理泥淖。
改变行动,要注重积极改善组织内外部人际关系
在当前“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新技术变革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组织唯有依靠团队力量持续奋斗、创新变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支撑企业组织科学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我们则要主动融入团队,积极改善与团队同事、伙伴及外部客户等组织内外部人际关系,才能助力我们更好地干好自身工作,为企业组织发展做出独特价值贡献。
要真正干好工作,我们离不开团队伙伴的配合与协助,离不开自上级、同事的勉励、包容、赞赏和外部客户反馈等技术支撑和情感支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与组织内外部他人的互动交往及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社会资本,即我们的社会支持与社会联结系统。正如美国管理学者、积极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在《快乐竞争力》一书中所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比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更重要,而这些关系积累起来正是我们的‘社会资本’。它不仅会使我们的情感资源、智力和身体能量倍增,还能使我们更快地从挫折中奋起,取得更多成就,感受到更大的目标感。”
实证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员工快乐的秘诀和对抗压力的解药,它同时也是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同样社会联结也能帮助我们发挥自身独特的力量,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多成就;科学家甚至研究发现,社会联结不仅能预测一个人整体的快乐程度,而且还能预测其最终的事业成就、职业成功与收入水平。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组织越多地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工作交往和沟通交流,他们就越感到能投入工作,精力越充沛,也能更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艰难任务。简而言之,团队成员在他们的社会支持、社会联结系统上投资越多,他们的工作就会产生越好的成果,团队成效及个人职业发展都会因此而受益匪浅。
我们每个人不管再怎么聪明睿智、思路开阔、卓有成效,都无法跳出“自我”这个盒子,我们都会因自我思维盲点、视角单一、知识有限、信息缺乏等导致思路受限、视野狭窄、工作低效、错漏百出等;而团队同事、伙伴及外部客户等却能以外部客观视角清晰看到我们的问题、洞察我们的困境,并及时向我们提供各种工作反馈及帮助,包括新视角、新知识、新信息、新经验、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等。只要我们耐心倾听、虚心接纳他人反馈,就一定能快速更新我们的工作思路、扩大我们的工作视野,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及时消除因之前自我思路狭窄而看不到的工作隐患和失误,避免重大工作问题和挫败,从而大幅提升我们工作成效。
同时主动向他人求教、虚心接受他人反馈意见,还能让我们对他人更加感恩和尊敬;感受到我们内心真诚感恩和尊敬情感的同事、伙伴及客户等,也会更加尊重和欣赏我们,从而持续改善双方的人际互动质量与成效。
当然,我们在虚心向他人求教、接受他人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也要积极向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支持和情感鼓励,与团队伙伴共同构筑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组织人际氛围,共同提升我们的社会资本,强化和夯实我们的组织凝聚力。
通过“外在经历内在化”,进而改变和扩展我们的自我概念
简而言之,我们对自身理解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化的观念与我们讲述的自我故事内容以及他人对我们生活的评价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即我们所说的“叙事自我”:它包括我们基于过去生活经历选择以一种自我固定形象的方式归纳并合并的记忆、思维、情感、感觉和冲动的整体。为了给予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以意义,这是一个作为思维框架服务于我们的故事。而当我们同化于我们经历的内容的口头描述时,我们谈论的就是“作为内容的自我概念”。
比如我们基于过去生活经历及来自他人的评价与反馈等,认定自己是性格内向的人,那么我们就会下意识产生回避社交倾向,怯于主动跟他人交往;同时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是笨手笨脚、没出息的人,那么我们就会竭力避免一切可能施展才华的场合,以便遵循自己对自我概念的描述(即便我们有很大潜力,自己可能也意识不到)。由此可见,作为内容的自我概念一方面极大束缚了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更倾向于无意识地只通过关注那些有利于巩固自我概念的环境要素来证实并加强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像无形的紧箍咒或我们贴在自己脑门上的标签一样,我们按照这个标签来判定自己、限制自己,约束自己,从而使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与自我概念融为一体,即我们把自己讲述给自己的故事当成了客观事实来接受,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内在假设观念而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融合”,因此我们对发生的这一切就会毫无觉知。
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在工作中要破解僵硬死板的自我概念,我们就必须开展“身份认知工作”,即立足当下塑造、纠正、甚至重塑我们的工作身份。一方面,我们要勇于质疑和打破我们的自我概念,尤其是那些涉及负面定义的自我概念,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情商低、无法融入团队、认为自己笨手笨脚,什么都干不好等等;此时我们要主动学习借鉴身边同事的优点、长处,持续提升我们融入团队、敬业精业的工作能力,最终通过事实改变对自己的消极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开展日常工作时,心态要从“注重维护自我形象”(僵硬固化的自我概念)到注重“提升自我价值贡献、助力组织和谐共赢”上转变。如果我们抱定“维护自我形象”的心态开展日常工作,那么我们永远只会去做自己擅长的那些工作,不敢主动尝试新的工作挑战和机会,不敢接触新的团队、项目和外部客户,害怕一旦遭遇不顺、失败或挫折,进而威胁到在上级眼中及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但越不敢尝试,我们越不会有新经验与新体悟,我们越无法进步和成长,我们在上级、同事及自己眼中的形象越固化死板、一成不变。
而如果我们以“提升自我价值贡献、助力组织和谐共赢”为目标导向时,我们就不太会在意维护僵硬固化的自我形象,而是通过创新变革的工作实践,积极主动提升专业技能、锤炼工作素养,即使遭遇暂时失败也在所不惜。在持之以恒工作创新与探索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能力、扩大了工作视野,收获了工作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概念也因此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和扩展――我们不再认为自己内向、胆怯、不合群、没出息;在长期与团队伙伴和客户的沟通配合、工作开展中,我们实实在在通过每天每刻的实际行动,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其实是勇敢坚强、乐观积极、善于融入团队、助力组织和谐共赢的优秀员工,这整个过程就叫做“外在经历内在化”。
美国认知科学家丹•丹尼特(Dan Dennett)指出,“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叙事自我一刻不停地向我们讲述的自我人生脚本)就像纺车一样,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我们在纺它,而是它在纺我们。”美国管理学者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指出,“一个人的身份是一个内在化且不断进化的故事――来源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要仅仅基于过去经历或工作经验,就对自己抱定某种僵硬固化的自我认知或自我概念,而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我们立足当下主动迎接动态变化的工作新环境和新要求,持续开展创新实践、勇敢战胜工作挑战,不断取得工作新进展和新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自然会收获无尽的工作新经验和内心新感悟,并把这些新鲜外在经历“内在化”,从而持续改善、修正和扩大我们旧有的自我概念。
最终我们不仅会开拓出崭新的职业发展前景,更会收获一个崭新的内在自我;并且这整个过程是内外结合、相互强化、动态更新的,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所以说,不管是改善我们当下的工作情绪状态,还是提升我们与团队伙伴、外部客户的人际互动成效,夯实我们的社会资本,还是最终改观我们的内在自我,其根本唯有靠我们立足当下采取实际行动――只有先改变行动,才会引发后续情绪、想法的自然改变;只有新行动、新做法、新实践,才会让我们收获新成果、获得新感悟、产生新观点、形成新自我。
我们在敬业精业、责任担当、创新变革的实际行动中,在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奋勇拼搏的工作实践中,在一点一滴工作持续改进和创新创效中,才能持续塑造更好自我、产出更丰硕的工作成果,才能持续助力人企和谐共赢、科学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埃米尼亚•伊贝拉,逆向管理 先行动后思考[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美)卡尔•纽波特,优秀到不能被忽视[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3](美)肖恩•埃科尔,快乐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